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低壓偏低的原因

發佈時間:2025-04-21 04:54:46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於90/60mmHg即為低血壓。低壓偏低的原因有多種,如血容量不足、體位改變、心血管疾病、藥物影響、營養不良等。

1. 血容量不足:大量出汗、嘔吐、腹瀉等導致體液丟失過多,使血容量減少,從而引起低壓偏低。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糾正血容量不足。

2. 體位改變:從臥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時,血壓調節不及時,可導致低壓偏低。改變體位時應緩慢,避免突然站起。

3. 心血管疾病: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力衰竭等,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可導致低壓偏低。需要針對心血管疾病進行治療,改善心臟功能。

4. 藥物影響:某些降壓藥、抗抑鬱藥等可能會導致血壓降低。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

5. 營養不良:長期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可導致身體虛弱,血壓偏低。需加強營養,保證飲食均衡。

低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上,可適當增加鈉鹽的攝入,以提高血壓。如果低壓偏低的情況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低壓偏低的原因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