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在病程、症狀、體徵、治療、預後等方面存在區別。
1.病程:急性鼻竇炎的病程較短,通常在12周以內;慢性鼻竇炎的病程較長,超過12周。
2.症狀:急性鼻竇炎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頭痛和嗅覺障礙等,症狀較為嚴重;慢性鼻竇炎的症狀相對較輕,可表現為間歇性或持續性的鼻塞、流涕,頭痛程度較輕,嗅覺減退。
3.體徵:急性鼻竇炎時,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明顯,鼻道內有較多膿性分泌物;慢性鼻竇炎時,鼻腔黏膜可能呈慢性充血,鼻甲肥大,鼻道內可有膿性或黏膿性分泌物。
4.治療:急性鼻竇炎主要採用抗生素治療,以控制感染,同時可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緩解炎症;慢性鼻竇炎的治療較為複雜,除了使用抗生素和鼻用糖皮質激素外,還可能需要進行鼻腔沖洗、鼻竇穿刺引流等治療,對於病情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預後:急性鼻竇炎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多數可以治癒;慢性鼻竇炎的治療週期較長,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治療,且容易復發。
無論是急性鼻竇炎還是慢性鼻竇炎,患者都應注意保持鼻腔清潔,避免接觸過敏原,增強體質,預防感冒。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