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教授指出,引起甲狀腺癌的原因有輻射暴露、遺傳因素、碘攝入異常、甲狀腺良性疾病惡變以及其他一些較為罕見的因素等。
1. 輻射暴露:
輻射是導致甲狀腺癌的常見原因之一。長期暴露在輻射環境中,如X射線、γ射線等,可能會損傷甲狀腺細胞的DNA,增加患甲狀腺癌的風險。特別是兒童時期接受過頸部放射治療的人群,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更高。
2. 遺傳因素:
某些遺傳基因突變可能會增加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有甲狀腺癌,其他家族成員患甲狀腺癌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例如,RET基因突變與甲狀腺髓樣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3. 碘攝入異常:
碘是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攝入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影響甲狀腺的正常功能,增加甲狀腺癌的發病風險。在碘缺乏地區,甲狀腺濾泡狀癌的發病率較高;而在碘過量地區,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病率可能會有所增加。
4. 甲狀腺良性疾病惡變:
一些甲狀腺良性疾病,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等,如果長期不治療或治療不當,可能會發生惡變,轉化為甲狀腺癌。
5. 其他罕見因素:
除了上述常見因素外,還有一些較為罕見的因素可能與甲狀腺癌的發生有關。例如,某些病毒感染、內分泌紊亂、環境污染物等,但這些因素與甲狀腺癌的關係尚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降低甲狀腺癌的發生風險,應盡量避免接觸輻射,保持均衡的飲食,適量攝入碘,定期進行甲狀腺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甲狀腺疾病。如果發現甲狀腺有異常,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