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容易患敗血症的原因有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差、免疫功能不完善、臍部未愈合易感染、早產及低出生體重、產時感染等。
1.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差:
新生兒皮膚薄嫩,容易破損,且黏膜嬌嫩,易成為細菌侵入的門戶。
2.免疫功能不完善:
新生兒的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非特異性免疫方面,如中性粒細胞產生及儲備均少,趨化性及黏附性低下,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不足。特異性免疫方面,新生兒體內IgG主要來自母體,且含量與胎齡相關,胎齡越小,IgG含量越低,IgM和IgA分子量較大,不能通過胎盤,新生兒體內含量很低,因此對細菌感染的抵抗力較弱。
3.臍部未愈合易感染:
新生兒出生後,臍部是一個開放的傷口,如果護理不當,容易發生感染,進而引發敗血症。
4.早產及低出生體重:
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的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免疫功能更差,更容易發生感染,是敗血症的高危人群。
5.產時感染:
在分娩過程中,如果出現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羊水污染等情況,胎兒可能會吸入或吞入污染的羊水,或在通過產道時受到感染,從而增加敗血症的發生風險。
對於新生兒,家長應注意保持其皮膚清潔,特別是臍部的護理,要避免感染。同時,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體溫、精神狀態、吃奶情況等,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