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病和蟯蟲病是兩種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在寄生蟲形態、感染途徑、症狀、診斷方法、治療藥物等方面有所區別。
1.寄生蟲形態:蛔蟲體型較大,呈長圓柱形;蟯蟲則較小,呈線頭狀。
2.感染途徑:蛔蟲主要通過吞食被蛔蟲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蟯蟲多是由於手接觸了蟯蟲卵,經口傳入體內,也可通過空氣吸入飛揚的蟯蟲卵再經口傳入體內而感染。
3.症狀:蛔蟲病患者可能出現食慾不振、腹痛、營養不良等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膽道蛔蟲症等併發症;蟯蟲病患者常有肛門周圍及會陰部瘙癢,夜間尤甚,還可能伴有睡眠不安、磨牙等症狀。
4.診斷方法:蛔蟲病可通過糞便塗片檢查發現蛔蟲卵來確診;蟯蟲病除了糞便檢查外,還可在夜間患兒入睡後 2~3 小時,在肛門周圍發現白色線頭樣小蟲或用透明膠紙法查找蟯蟲卵來確診。
5.治療藥物:治療蛔蟲病常用的藥物有阿苯達唑、甲苯咪唑等;治療蟯蟲病除了上述藥物外,還可使用噻嘧啶等藥物。
無論是蛔蟲病還是蟯蟲病,預防都非常重要。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不隨地大小便,不喝生水,不吃未洗淨的瓜果等。如果懷疑感染了寄生蟲病,應及時就醫,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