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包括鐵攝入不足、鐵吸收不良、鐵丟失過多、生長髮育因素以及疾病影響等。
1. 鐵攝入不足:
這是寶寶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寶寶的飲食中如果缺乏富含鐵的食物,如肉類、蛋類、豆類、綠葉蔬菜等,就容易導致鐵攝入不足。尤其是在寶寶6個月後,單純的母乳或配方奶已經不能滿足其對鐵的需求,如果未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極易引發缺鐵性貧血。
2. 鐵吸收不良:
鐵的吸收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寶寶存在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腹瀉、腸道寄生蟲病等,會影響鐵的吸收。食物搭配不合理也可能影響鐵的吸收,例如大量飲用牛奶會影響鐵的吸收。
3. 鐵丟失過多:
某些情況下,寶寶體內的鐵會過多地丟失。長期慢性失血是鐵丟失過多的主要原因,如腸道畸形、鈎蟲病等引起的失血。鼻出血、反復感染等也可能導致鐵的丟失。
4. 生長髮育因素:
寶寶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對鐵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如果鐵的攝入量跟不上生長髮育的速度,也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尤其是早產兒、低體重兒,他們的儲鐵量較少,生長髮育又較快,更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5. 疾病影響:
一些疾病可能會影響寶寶對鐵的利用或導致鐵代謝異常,從而引發缺鐵性貧血。例如,慢性感染性疾病會使機體對鐵的需求增加,但攝入的鐵又不能被充分利用;遺傳性疾病如地中海貧血等,雖然不是缺鐵性貧血,但也可能表現出類似的貧血症狀,需要進行鑒別診斷。
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後,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就醫,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給寶寶提供富含鐵的食物,合理搭配飲食,促進鐵的吸收。同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