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手術引起手腫可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如手術側肢體血液回流不暢、低蛋白血症、局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藥物副作用等。
1. 手術側肢體血液回流不暢:這是冠心病手術後手腫較為常見的原因之一。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或損傷,導致手術側肢體的血液回流受到影響,從而引起手部腫脹。術後患者臥床時間較長,肢體活動減少,也會影響血液回流,加重腫脹。患者可以通過抬高患肢、適當活動肢體等方法,促進血液回流,緩解腫脹。
2. 低蛋白血症:冠心病患者在手術後,由於身體的消耗和應激反應,可能會出現低蛋白血症。蛋白質是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的重要物質,當蛋白水平降低時,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液體容易從血管內滲出到組織間隙,導致手部等部位出現水腫。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補充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來改善。
3. 局部感染:雖然較為少見,但手術後如果手部傷口發生感染,炎症反應會導致局部組織充血、水腫,並伴有疼痛、發熱等症狀。一旦發現感染,應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
4. 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本身可能會影響心臟功能,而手術對心臟也是一種負擔。如果手術後患者出現心功能不全,心臟泵血能力下降,導致體循環淤血,也可能會引起手部腫脹。此時,需要針對心功能不全進行治療,如使用利尿劑等藥物,減輕心臟負擔,改善水腫情況。
5. 藥物副作用:某些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可能會引起水腫等副作用,如鈣離子拮抗劑等。如果懷疑是藥物副作用引起的手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藥物治療方案。
在冠心病手術後,如果出現手腫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醫生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患者在術後應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態,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飲食和康復訓練,促進身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