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顱內動脈瘤破裂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5-04-14 04:38:05

顱內動脈瘤破裂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可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其發病原因包括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感染、創傷、先天性因素等。

1. 高血壓:高血壓是導致顱內動脈瘤破裂的最常見原因。長期高血壓會使血管壁承受過高的壓力,導致血管壁損傷、變薄,增加動脈瘤形成和破裂的風險。高血壓患者的動脈壁容易發生玻璃樣變性和纖維樣壞死,使動脈壁的彈性降低,脆性增加,從而容易引發動脈瘤破裂。

2. 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也是顱內動脈瘤破裂的常見原因之一。動脈粥樣硬化會使動脈壁增厚、變硬,管腔狹窄,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容易形成動脈瘤。同時,粥樣硬化斑塊還可能破裂、脫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導致腦缺血、缺氧,進一步增加動脈瘤破裂的風險。

3. 感染:感染性動脈瘤較為少見,多由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感染可導致動脈壁炎症反應,破壞動脈壁的結構和功能,形成動脈瘤。感染性動脈瘤的壁通常較薄,容易破裂。

4. 創傷:創傷性動脈瘤是由於頭部外傷導致動脈壁損傷而形成的。這種動脈瘤相對較少見,通常在頭部遭受嚴重創傷後發生。創傷性動脈瘤的形成與創傷的嚴重程度、部位和類型有關。

5. 先天性因素:先天性動脈瘤是由於胚胎發育過程中血管發育異常而形成的。這種動脈瘤較為罕見,多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被發現。先天性動脈瘤的壁通常較薄,容易破裂出血。

對於顱內動脈瘤破裂的患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等。在治療後,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持血壓穩定,定期復查,以預防動脈瘤的再次破裂。

顱內動脈瘤破裂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