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藥物治療、氧療、康復訓練及手術治療等。
1.健康教育:通過向患者講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知識,如疾病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等,幫助患者更好地瞭解自己的病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有助於控制疾病的進展。如開展健康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
2.藥物治療: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遵醫囑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氣霧劑、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噻托溴銨粉吸入劑等,可以緩解氣道痙攣,改善通氣功能;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氣霧劑、潑尼松片等,可減輕氣道炎症;還可使用祛痰藥,如氨溴索口服液、氨溴特羅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膠囊等,促進痰液排出。
3.氧療:對於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長期家庭氧療可以提高血氧飽和度,緩解組織缺氧,減輕心肺負擔,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一般採用鼻導管吸氧,吸氧流量為1.0 - 2.0 L/min,吸氧時間每天不少於15小時。
4.康復訓練:包括呼吸功能訓練和體力訓練。呼吸功能訓練,如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可以增強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體力訓練,如散步、太極拳、游泳等,可以提高患者的體力和耐力,增強機體免疫力。
5.手術治療:對於少數病情嚴重、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如肺減容術、肺移植術等。手術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但手術風險較大,需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戒煙,避免接觸有害氣體和顆粒,預防呼吸道感染,加強營養,適當鍛鍊,保持良好的心態,定期復查,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