癰腫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和皮下組織感染性疾病,通常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發熱等症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細菌感染、皮膚損傷、免疫力下降、糖尿病、局部衛生不良等。
1. 細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侵入皮膚,引起感染。應保持皮膚清潔,避免皮膚損傷,感染後可使用抗生素治療。
2. 皮膚損傷:摩擦、划傷、燙傷等皮膚損傷,為細菌侵入提供了機會。注意保護皮膚,避免受傷,損傷後及時處理傷口。
3. 免疫力下降:身體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加強鍛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易發生感染。控制血糖水平,定期檢查血糖。
5. 局部衛生不良:皮膚清潔不到位,容易滋生細菌。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換洗衣物。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皮膚損傷。如果出現癰腫症狀,應及時就醫,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不要自行擠壓或處理,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