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肝動脈栓塞化療、局部消融治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手術治療等方面。
1. 肝動脈栓塞化療:將導管插入腫瘤供血動脈,注入栓塞劑如碘化油、明膠海綿等,阻塞血管,同時注入化療藥物如氟尿嘧啶注射液、順鉑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等,使腫瘤組織缺血缺氧並受到化療藥物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治療後需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及不良反應,如發熱、腹痛、惡心等,遵醫囑進行相應的處理。
2. 局部消融治療:射頻消融是通過電極發出高頻射頻波,使腫瘤組織產生高溫,達到凝固壞死的目的。微波消融則利用微波的熱效應使腫瘤細胞死亡。無水酒精注射是將無水乙醇直接注入腫瘤內,使腫瘤細胞脫水、蛋白變性而壞死。這些方法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治療過程中,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等選擇合適的消融方式。術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局部疼痛、發熱等,一般可自行緩解,若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
3. 放射治療:使用放射線如X射線、γ射線等對肝癌進行照射,破壞腫瘤細胞的DNA,使其失去增殖能力。放射治療可分為外照射和內照射兩種。外照射是從體外進行照射,內照射則是將放射性粒子植入腫瘤內進行照射。放療期間,患者可能會出現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併發症,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同時,患者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感染。
4. 靶向治療:索拉非尼片是一種多靶點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侖伐替尼膠囊也是一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對肝癌有較好的療效。瑞戈非尼片可用於肝癌的二線治療。靶向治療藥物的使用需要根據患者的基因檢測結果和身體狀況來決定。用藥期間,患者應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觀察有無藥物不良反應,如高血壓、蛋白尿、手足皮膚反應等,如有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
5. 手術治療:肝切除術是切除肝癌病灶及部分周圍正常肝組織,適用於肝臟功能良好、腫瘤局限的患者。肝移植術則是將整個病肝切除,然後植入健康的肝臟,適用於肝癌合併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的患者。手術治療是肝癌根治的重要方法,但手術風險較大,術後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引流情況等,注意預防感染、出血等併發症。患者在術後應注意休息,加強營養,促進身體恢復。
肝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