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患心臟病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包括心力衰竭、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靜脈栓塞和肺栓塞、心律失常等。
1. 心力衰竭:是妊娠期心臟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可導致孕婦呼吸困難、水腫、乏力等症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2. 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多見於瓣膜病患者,細菌感染心臟內膜可引起發熱、乏力、心臟雜音等表現。
3. 靜脈栓塞和肺栓塞:妊娠期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加之心臟功能不全,容易發生靜脈血栓形成,栓子脫落可導致肺栓塞,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
4. 心律失常:可表現為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早搏等,嚴重心律失常可影響心臟功能,導致心力衰竭等併發症。
在妊娠期,患有心臟病的孕婦需要密切關注自身症狀和體徵,定期進行產前檢查,遵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如果出現呼吸困難、水腫、心悸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發現和處理併發症。孕婦在分娩過程中需要密切監測心臟功能,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以減少心臟負擔,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