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檢查主要用於觀察頭部損傷或病變、胸部肺部及縱隔疾病、腹部臟器異常、骨骼創傷或腫瘤、心血管結構及病變、脊柱椎間盤問題、盆腔器官疾病、五官科精細結構異常等。其應用範圍涵蓋外傷、炎症、腫瘤、血管病變及先天畸形的診斷與評估。
1. 頭部:CT常用於檢查腦出血、腦梗死、顱骨骨折、顱內腫瘤及腦部先天畸形,能清晰顯示腦組織密度變化和顱骨結構,是急性中風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
2. 胸部:通過薄層掃描可發現肺部小結節、肺炎、肺氣腫、縱隔腫瘤及胸膜病變,對肺癌篩查和新冠肺炎診斷具有重要價值,同時能評估氣管與食道異常。
3. 腹部:用於診斷肝囊腫、腎結石、胰腺炎、腸道梗阻及腹腔腫瘤,增強掃描可清晰顯示臟器血供情況,協助鑒別良惡性腫瘤及血管病變。
4. 骨骼:能精准顯示複雜骨折類型、骨腫瘤邊界及骨髓炎範圍,對關節置換術前規劃及金屬植入物評估具有優勢,尤其適用於X線難以明確的細微骨折。
5. 心血管:冠脈CT可評估動脈硬化程度和斑塊性質,主動脈CT能快速診斷夾層動脈瘤,心臟CT可輔助先天性心臟病和心肌病的診斷。
6. 脊柱:清晰顯示椎間盤突出程度、椎管狹窄範圍及脊柱側彎角度,對脊髓壓迫和椎體骨折的立體成像有助於制定手術方案。
7. 盆腔:用於前列腺癌分期、子宮肌瘤定位及膀胱腫瘤檢測,能評估盆腔淋巴結轉移情況,在婦科急腹症鑒別中發揮重要作用。
8. 五官:眼眶CT可診斷眼球異物和眼眶骨折,鼻竇CT能顯示炎症範圍和解剖變異,內耳CT有助於人工耳蝸植入術前評估。
進行CT檢查時應穿著無金屬飾物的衣物,提前告知醫生過敏史和懷孕可能。增強掃描需空腹4小時並監測腎功能,檢查後建議多飲水促進造影劑排泄。雖然現代CT輻射劑量已顯著降低,但兒童和孕婦仍應嚴格掌握檢查指徵。檢查結果需結合臨床症狀和其他檢驗綜合判斷,發現異常影像時不必過度恐慌,及時與專科醫生溝通後續診療方案,定期復查可動態觀察病變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