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蛛網膜下隙穿刺術的穿刺方法有哪些

發佈時間:2025-03-19 03:56:46

蛛網膜下隙穿刺術的穿刺方法有側臥位穿刺、坐位穿刺、俯臥位穿刺等。

1. 側臥位穿刺:

患者取側臥位,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部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脊柱盡量後凸以增寬椎間隙,便於進針。一般選擇腰椎3 - 4間隙作為穿刺點,此處棘突間隙較寬,且脊髓圓錐多終止於腰椎1 - 2水平以下,可避免損傷脊髓。常規消毒、鋪巾、局部麻醉後,用穿刺針垂直於皮膚緩慢進針,當穿過黃韌帶和硬脊膜時,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提示已進入蛛網膜下隙,此時可見腦脊液流出。

2. 坐位穿刺:

患者坐在椅子上,身體前屈,雙手放在椅背上。這種體位下,腦脊液壓力較高,穿刺相對容易。穿刺點的選擇與側臥位相似,多為腰椎3 - 4間隙。操作過程與側臥位穿刺基本相同,但要注意患者的體位穩定,防止摔倒。

3. 俯臥位穿刺:

患者俯臥位,腹部墊枕,使脊柱前凸。這種體位適用於某些特殊情況,如脊柱畸形等。穿刺點的定位和操作方法與側臥位穿刺類似,但操作難度相對較大,需要更謹慎地進針,以避免損傷周圍組織。

在進行蛛網膜下隙穿刺術時,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確保穿刺過程安全。穿刺前應充分評估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穿刺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操作並進行相應處理。術後要讓患者去枕平臥一段時間,以防止低顱壓頭痛等併發症的發生。

相關文章
蛛網膜下隙穿刺術的穿刺方法有哪些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