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溢血深度昏迷應根據高血壓、腦血管畸形、腦澱粉樣血管病、血液系統疾病、煙霧病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控制血壓、手術干預、藥物治療等。
1. 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使腦部血管壁承受較大壓力,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引發昏迷。平時應嚴格控制血壓,可遵醫囑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氨氯地平片、厄貝沙坦膠囊,將血壓穩定在正常範圍,降低再次出血風險。
2. 腦血管畸形:腦血管發育異常形成畸形血管團,其血管壁薄弱易破裂出血。對於可切除的腦血管畸形,多采取手術切除;無法切除的,可考慮介入栓塞治療,通過向畸形血管內注入栓塞材料,阻斷血流。
3. 腦澱粉樣血管病:腦實質中小動脈和軟腦膜血管壁內澱粉樣物質沈積,使血管壁變脆易破裂。治療上以對症支持為主,預防再次出血,可遵醫囑使用維生素 K1 注射液、氨甲環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
4. 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凝血機制出現問題,導致腦部出血昏迷。可遵醫囑輸注血小板懸液、使用潑尼松片、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提升血小板數量和功能。
5. 煙霧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腦血管疾病,導致腦底血管網異常。可根據病情採取直接血管重建手術,如顳淺動脈 - 大腦中動脈吻合術,或間接血管重建手術,改善腦部供血。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意識狀態等變化,按照要求定期復查頭顱 CT 等檢查,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日常護理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防止肺部感染,做好皮膚護理,預防壓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