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管酸中毒可以分為遠端腎小管酸中毒、近端腎小管酸中毒、混合型腎小管酸中毒、高鉀型腎小管酸中毒、Fanconi綜合徵等。
1. 遠端腎小管酸中毒:主要由於遠端腎小管泌氫障礙,不能在腎小管腔液與管周液之間建立起有效的pH梯度,導致尿液不能被酸化,尿pH值常>6.0,可出現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低鉀血症、低鈣血症、低磷血症等,進而引發骨病、腎結石等併發症。
2. 近端腎小管酸中毒:是近端腎小管重吸收碳酸氫根離子功能障礙所致,碳酸氫根離子腎閾值降低,即使血液中碳酸氫根離子濃度正常,也會從尿中大量丟失,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常伴有低鉀血症,一般無明顯骨骼改變及腎結石形成。
3. 混合型腎小管酸中毒:同時具備近端腎小管和遠端腎小管功能障礙的特點,既有近端腎小管對碳酸氫根離子重吸收障礙,又有遠端腎小管泌氫功能缺陷,臨床表現兼具上述兩種類型的特徵,病情相對更為複雜。
4. 高鉀型腎小管酸中毒:主要因醛固酮分泌減少或腎小管對醛固酮反應減弱,使腎小管排鉀減少,導致血鉀升高,同時伴有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一般無明顯的鈣磷代謝紊亂及骨骼病變。
5. Fanconi綜合徵:是一種遺傳性或獲得性疾病,累及近端腎小管多種轉運功能,除了有近端腎小管酸中毒表現外,還伴有腎性糖尿、全氨基酸尿、磷酸鹽尿等,可出現生長髮育遲緩、佝僂病等症狀。
腎小管酸中毒患者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勞累。飲食上注意合理搭配,適當控制鉀、磷等攝入。定期到醫院復查,包括血生化、尿常規等項目,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根據醫生建議調整治療方案,確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併發症的發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