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熱性驚厥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多發生在6個月至5歲的兒童,常由發熱性疾病引起,體溫在38℃以上時突然出現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伴有意識障礙。
小兒熱性驚厥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遺傳因素、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當體溫升高時,大腦神經元興奮性增高,容易出現異常放電,從而導致驚厥發作。
小兒熱性驚厥的臨床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多伴有意識喪失,雙眼凝視、上翻或斜視,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四肢強直或陣攣,發作時間一般為數秒至數分鐘,可自行緩解。部分患兒可在短時間內反復發作。
如果孩子出現熱性驚厥,家長應保持冷靜,將孩子側臥,防止嘔吐物吸入窒息,同時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不要強行按壓孩子的肢體,以免造成損傷。及時測量體溫,如體溫過高,可給予物理降溫或使用退燒藥。待孩子驚厥停止後,應盡快送往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孩子的體溫變化,及時發現並處理髮熱症狀。避免孩子過度疲勞和情緒激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患病時,應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這樣可以減少熱性驚厥的發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