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心包積液是指惡性腫瘤轉移至心包或原發於心包的腫瘤所引起的心包腔液體過度積聚。
惡性心包積液多由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惡性腫瘤轉移所致,也可由心包間皮瘤等原發於心包的惡性腫瘤引起。當腫瘤細胞侵犯心包時,會導致心包的炎症反應和滲出增加,從而形成心包積液。隨著積液量的逐漸增多,會對心臟產生壓迫,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心悸、水腫等症狀。
診斷惡性心包積液通常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如超聲心動圖、胸部CT等以及細胞學檢查等。治療方法包括心包穿刺引流以緩解心臟受壓症狀,同時可向心包腔內注入化療藥物或生物制劑以控制積液的產生。對於原發腫瘤的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有助於控制病情的進展。
在日常生活中,惡性心包積液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飲食方面,應注意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並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