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瓣狹窄是指肺動脈瓣開放受限,導致右心室向肺動脈射血受阻的一種先天性心臟病。
肺動脈瓣狹窄的病因主要是胚胎發育異常,使得肺動脈瓣結構異常,瓣葉增厚、交界融合等,從而引起瓣口狹窄。根據狹窄的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狹窄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中度和重度狹窄患者可能會出現乏力、心悸、氣促等症狀,嚴重者可導致右心衰竭。
診斷肺動脈瓣狹窄主要依靠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心電圖、胸部 X 線和超聲心動圖等檢查。超聲心動圖是診斷肺動脈瓣狹窄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明確狹窄的程度、部位以及右心室的壓力和功能等。
對於肺動脈瓣狹窄的治療,主要根據狹窄的程度和患者的症狀來決定。輕度狹窄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療,定期復查即可。中度和重度狹窄患者,如果出現明顯症狀,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手術治療包括肺動脈瓣切開術等,介入治療則是通過球囊擴張肺動脈瓣,以緩解狹窄。
在日常生活中,肺動脈瓣狹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如果出現心悸、氣促等症狀加重的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