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徵為心室壁呈不對稱性肥厚,常侵及室間隔,導致心室內腔變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張期順應性下降。根據左心室流出道有無梗阻,可將其分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部分患者可無症狀,而有症狀者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心前區痛、乏力、頭暈與昏厥,甚至可能發生猝死。醫生通常會通過體格檢查、超聲心動圖、心電圖等檢查來明確診斷。
對於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療,旨在減輕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緩解症狀、預防猝死。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使用β受體阻滯劑、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等,以減輕心肌收縮力、改善心室舒張功能。對於藥物治療無效或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室間隔心肌切除術、酒精室間隔消融術等。植入心臟復律除顫器也是預防猝死的重要措施。
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同時,應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