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正常心率是指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在60 - 100次之間。
心率是反映心臟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當心臟正常跳動時,它將血液泵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以滿足身體的氧氣和營養需求。正常的心率範圍有助於確保心臟能夠有效地完成這一功能。如果心率過慢低於60次/分鐘,可能會導致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不足,引起頭暈、乏力等症狀;而心率過快超過100次/分鐘,則會增加心臟的負擔,長期如此可能會對心臟造成損害。
影響心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運動、情緒、體溫、藥物等。例如,在運動時,身體需要更多的氧氣和能量,心臟會加快跳動以增加血液供應,此時心率會升高;而在睡眠或休息時,身體的需求減少,心率則會相應減慢。某些疾病如心律失常、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也可能導致心率異常。
為了保持心臟的健康和正常心率,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減少高鹽、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適量運動,增強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過度緊張和焦慮;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心臟疾病。如果出現心率異常或其他心臟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