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質和骨髓的急性炎症。
急性骨髓炎多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發病急驟,全身中毒症狀明顯。其致病菌最常見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乙型鏈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徑主要有血源性、創傷後和鄰近感染灶蔓延三種。血源性骨髓炎是最常見的類型,多發生於身體其他部位感染後,細菌經血液循環傳播至骨骼部位而發病。創傷後骨髓炎則是由於開放性骨折或骨折手術後,傷口感染引起的。鄰近感染灶蔓延所致的骨髓炎,如膿性指頭炎引起的指骨骨髓炎等。
急性骨髓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高熱、寒戰、局部疼痛、紅腫等。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轉為慢性骨髓炎,導致骨骼破壞、畸形、功能障礙等嚴重後果。一旦懷疑患有急性骨髓炎,應立即進行抗感染治療,並根據病情進行手術引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營養,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以預防急性骨髓炎的發生。如果身體出現感染症狀,應及時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同時,對於創傷性傷口,要進行妥善的處理和護理,防止感染。關注身體健康,積極預防疾病,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