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功能在短時間內幾小時至幾周突然下降而出現的臨床綜合徵。
急性腎衰竭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主要包括腎前性、腎性和腎後性三大類。腎前性因素主要是由於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導致腎臟灌注不足,如大量失血、脫水、心力衰竭等。腎性因素則是由於腎臟本身的病變引起,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間質性腎炎、腎血管病變等。腎後性因素是指尿路梗阻,如腎結石、腫瘤等導致尿液排出受阻,進而影響腎功能。
急性腎衰竭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少尿或無尿、氮質血症、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等。患者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慾不振、呼吸困難、水腫、心律失常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急性腎衰竭可能會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對於急性腎衰竭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同時採取支持治療措施,如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控制血壓、營養支持等。在必要時,可能需要進行血液淨化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保護腎臟,避免過度勞累和使用腎毒性藥物。如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應積極控制病情,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腎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