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軟化是一種膝關節疾病,主要是由於髕骨軟骨面受到慢性損傷而導致的軟骨腫脹、龜裂、破碎、侵蝕、脫落等退行性變化,進而引起膝關節疼痛、打軟腿、關節積液等症狀。
髕骨軟化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過度使用膝關節、創傷、營養不良、關節畸形等都可能增加髕骨軟化的發生風險。例如,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或頻繁上下樓梯的人,膝關節承受的壓力較大,容易導致髕骨軟骨磨損。先天性髕骨發育異常、膝關節力線不正等也可能使髕骨軟骨受到不均勻的壓力,從而引發髕骨軟化。
髕骨軟化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患者通常會出現膝關節前方疼痛,尤其是在上下樓梯、下蹲或長時間屈膝時疼痛加重。體格檢查時,醫生可能會發現髕骨壓痛、髕骨摩擦音等。影像學檢查如 X 線、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幫助醫生瞭解髕骨軟骨的損傷情況以及膝關節的其他結構變化。
對於髕骨軟化的治療,早期主要採取保守治療方法,包括休息、減少膝關節負重、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預防髕骨軟化的發生或減輕症狀,應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加強股四頭肌的鍛鍊,有助於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減輕髕骨軟骨的壓力。如果出現膝關節疼痛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