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是指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患者。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糖尿病的主要症狀包括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也就是常說的三多一少。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只是在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時發現血糖升高。糖尿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血糖檢測結果,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狀如多飲、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則可診斷為糖尿病。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發生於青少年,因胰島β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所引起。2型糖尿病則佔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數,其發病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有關,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相對較高。特殊類型糖尿病是病因學相對明確的糖尿病,如基因突變、胰腺外分泌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間首次發現的高血糖,通常在產後可恢復正常,但未來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飲食控制、適當運動、藥物治療等綜合管理。飲食方面,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運動可以幫助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患者還需要定期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會引起一系列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糖尿病人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控制病情,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我管理。保持均衡的飲食,適量攝入各類營養素;堅持規律的運動,增強身體的代謝能力;定期監測血糖,瞭解血糖的變化情況;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疾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