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連是骨折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指骨折經過治療後,超過一般的愈合時間通常為 9 個月,且連續觀察 3 個月沒有進一步愈合的跡象,稱為骨不連。骨不連的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不足、骨折端的分離或感染、患者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營養不良等以及治療方法不當等。
骨不連的主要表現為骨折部位的疼痛、異常活動以及肢體功能障礙。在 X 光片上,可以看到骨折端的間隙清晰,沒有骨痂形成或骨痂生長緩慢。對於骨不連的治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方案。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是通過植骨、內固定等方法來促進骨折愈合;非手術治療則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
在日常生活中,預防骨不連的發生非常重要。骨折患者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合理的治療和康復訓練。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骨折的愈合。同時,要注意避免過早負重和劇烈運動,以免影響骨折的愈合進程。如果骨折後出現長時間的疼痛、腫脹或活動受限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骨不連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