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骨骨折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等。
1. 保守治療:尾巴骨骨折後,保守治療是較為常見的方式。對於多數尾巴骨骨折患者,由於其骨折移位不明顯,通過保守治療可促進恢復。患者需盡量減少坐立時間,避免對骨折部位產生壓迫,可選擇側躺或俯臥位休息。同時,使用柔軟的坐墊,減輕局部壓力,為骨折愈合創造良好條件。因為減少壓迫能防止骨折斷端因外力刺激而移位,有利於骨折部位的自我修復,促進骨骼愈合。
2.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在尾巴骨骨折恢復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可使用活血化瘀的雲南白藥膏,將其貼於骨折部位附近,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淤血腫脹。口服三七傷藥片,能起到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幫助緩解骨折帶來的疼痛與腫脹。還有仙靈骨葆膠囊,可滋補肝腎、接骨續筋,促進骨折部位的愈合。這些藥物通過不同作用機制,從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到促進骨骼修復,全方位助力尾巴骨骨折的恢復。
3. 物理治療:物理治療能有效輔助尾巴骨骨折康復。常見的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於骨折處,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可使局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緩解疼痛與肌肉緊張。紅外線照射也是不錯的方法,利用紅外線的熱效應,深入組織,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細胞活力,利於骨折部位的修復。按摩則需專業人員操作,通過輕柔手法,放鬆周圍肌肉,減輕肌肉對骨折部位的牽拉,為骨折愈合提供穩定環境。
4. 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對尾巴骨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復至關重要。在骨折恢復一定階段後,進行簡單的盆底肌訓練,如收縮和放鬆肛門,每次持續3 - 5秒,重復10 - 15次,每天3 - 4組,可增強盆底肌肉力量,減輕尾巴骨周圍壓力。還可進行適度的腰部伸展運動,緩慢彎腰、直腰,活動幅度以不引起疼痛為宜,有助於改善腰部及尾巴骨周圍的肌肉協調性,提高身體的穩定性,促進整體功能恢復。
5. 手術治療:對於少數尾巴骨骨折移位明顯、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影響到周圍神經、組織功能的患者,需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是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通過手術切開暴露骨折部位,將移位的骨折斷端準確復位,然後使用鋼板、螺釘等內固定材料將骨折部位固定,使其在正確的位置上愈合。這種方法能直接解決骨折移位問題,為骨折愈合提供穩定的力學環境,避免因骨折移位導致的疼痛、功能障礙等併發症。
尾巴骨骨折治療期間,要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二次受傷。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促進骨折愈合。按照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骨折愈合情況,根據恢復狀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