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導致的神經損傷類型有臂叢神經損傷、橈神經損傷、正中神經損傷、尺神經損傷、坐骨神經損傷、腓總神經損傷等。
1. 臂叢神經損傷:多由肩部、鎖骨骨折等引起。可導致上肢運動和感覺功能障礙,表現為上肢無力、肌肉萎縮,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嚴重影響上肢的正常活動,如抬舉、屈伸等動作受限。
2. 橈神經損傷:常見於肱骨骨折。主要表現為垂腕畸形,即手腕無法正常伸展,手指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外展,同時手背橈側半皮膚感覺減退。
3. 正中神經損傷:多因前臂骨折所致。可出現猿手畸形,拇指不能對掌,手掌橈側半皮膚感覺障礙,還可能影響手部精細動作,如寫字、系紐扣等。
4. 尺神經損傷:常因肘部骨折引發。典型表現為爪形手畸形,手指內收、外展功能受限,手部尺側半皮膚感覺減退。
5. 坐骨神經損傷:多由骨盆骨折、髖關節脫位等導致。可引起下肢肌肉無力,膝關節不能屈曲,踝關節與足趾運動功能喪失,小腿及足部皮膚感覺減退。
6. 腓總神經損傷:常見於小腿骨折。表現為足下垂畸形,足不能背屈、外翻,小腿前外側及足背皮膚感覺障礙。
骨折後若出現肢體運動、感覺異常等情況,應及時就醫檢查,明確是否存在神經損傷。醫生會根據具體損傷情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患者需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以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減少後遺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