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宣是一種中醫病名,相當於西醫的牙周炎,是以齦肉萎縮、牙根宣露、牙齒鬆動、經常滲血或滲膿為主要特徵的病證。
牙宣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主要與胃火上炎、腎陰虧虛、氣血不足等因素有關。胃火上炎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甘厚味,導致胃火熾盛,循經上攻牙齦,灼傷齦肉,從而出現牙齦紅腫、出血、疼痛、萎縮等症狀;腎陰虧虛則多因久病傷腎,或房室過度,耗傷腎陰,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灼傷牙齦,導致牙齦萎縮、牙根宣露、牙齒鬆動等;氣血不足多因久病或產後失血,導致氣血虧虛,牙齦失於濡養,從而出現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等症狀。
牙宣的治療需要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進行辨證論治。胃火上炎者,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血,方用清胃散加減;腎陰虧虛者,治宜滋陰補腎,降火固齒,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氣血不足者,治宜益氣養血,健齦固齒,方用八珍湯加減。還可以配合局部治療,如潔治、刮治、牙周手術等,以去除牙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促進牙周組織的修復。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習慣,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避免損傷牙齦。同時,要注意飲食調理,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口腔疾病,對於預防和治療牙宣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