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褥瘡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2-21 11:22:12
郭亞南副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褥瘡又稱壓瘡,是由於身體局部皮膚長期受壓,影響血液循環,導致皮膚和皮下組織營養缺乏而引起的損傷。

長期臥床、坐輪椅或使用石膏、夾板等固定肢體的人,容易發生褥瘡。身體受壓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結節、股骨大轉子、足跟等,是褥瘡的好發部位。

褥瘡的發生通常分為幾個階段。初期,受壓部位的皮膚可能會出現紅腫、發熱和疼痛。如果壓力沒有及時解除,皮膚會逐漸出現水皰、潰瘍,甚至壞死,嚴重時可深達肌肉、骨骼。

預防褥瘡非常重要。對於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的人,應定期改變體位,避免同一部位長時間受壓。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潮濕和摩擦。使用合適的床墊和坐墊,也可以減輕局部壓力。如果已經出現褥瘡,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清創、換藥、抗感染等。

褥瘡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疾病,尤其是對於那些行動不便的人來說,預防褥瘡的發生至關重要。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幫助他們保持良好的皮膚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相關文章
褥瘡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