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萎縮性胃炎,是由自身免疫機制異常引起的。患者體內產生針對胃黏膜細胞的自身抗體,導致胃黏膜炎症和腺體萎縮。
這種胃炎的發病機制與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有關。自身抗體主要包括壁細胞抗體和內因子抗體。壁細胞抗體可使壁細胞受損,胃酸分泌減少;內因子抗體則影響維生素 B₁₂ 的吸收,進而可能導致惡性貧血等併發症。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臨床表現多樣,部分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而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等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胃黏膜腺體萎縮可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減少,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患者可能會出現消瘦、貧血等表現。
診斷自身免疫性胃炎主要依靠血清學檢查、胃鏡及病理組織學檢查。血清學檢查可發現壁細胞抗體、內因子抗體陽性,胃鏡下可見胃黏膜變薄、皺襞變平,病理組織學檢查可顯示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
對於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主要是對症治療,如補充維生素 B₁₂ 以糾正貧血,使用抑酸劑或胃黏膜保護劑緩解症狀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