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急性併發症有低血壓、肌肉痙攣、心律失常、透析器首次使用綜合徵、空氣栓塞等。
1. 低血壓:透析過程中最常見的急性併發症之一。主要原因包括超濾速度過快、有效血容量不足、透析液鈉濃度過低等。患者可出現頭暈、心慌、出汗、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可導致意識喪失。
2. 肌肉痙攣:較為常見。多發生在透析中後期,主要與超濾過多、過快,導致患者脫水過多、血容量不足有關。患者常表現為局部肌肉不自主的強直性收縮,以下肢腓腸肌最為常見,疼痛較為劇烈。
3. 心律失常: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症、高鉀血症等、酸鹼平衡失調、低血壓、心肌缺氧等。患者可出現心悸、胸悶、心跳過快或過慢等症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4. 透析器首次使用綜合徵:相對少見。主要是由於透析膜與血液接觸後,激活補體系統,釋放炎症介質,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可分為A型和B型,A型表現為呼吸困難、皮膚瘙癢、蕁麻疹等嚴重過敏症狀;B型症狀相對較輕,主要表現為胸痛、背痛等。
5. 空氣栓塞: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多因透析管路連接不緊密、空氣進入透析液或血液迴路等原因引起。空氣進入血管後,可導致肺栓塞、腦栓塞等嚴重後果,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抽搐、昏迷等症狀。
在進行血液透析時,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和症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調整透析參數。若出現異常情況,需及時處理,以保障透析的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