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浸潤性特殊癌包括乳頭狀癌、髓樣癌伴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小管癌、黏液腺癌、腺樣囊性癌等。
1. 乳頭狀癌:是一種相對常見的浸潤性特殊癌,癌細胞呈乳頭狀結構生長,乳頭中心有纖維血管軸心。其惡性程度相對較低,預後較好,腫瘤細胞多分化良好,生長相對緩慢,較少發生遠處轉移。
2. 髓樣癌伴大量淋巴細胞浸潤:腫瘤細胞豐富,核大、核仁明顯,呈巢狀或片狀生長,周圍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這種淋巴細胞浸潤提示機體對腫瘤有一定的免疫反應,通常預後相對較好,遠處轉移率較低。
3. 小管癌:癌細胞呈單層立方或柱狀,形成大小較一致、形態規則的小管結構,管腔較圓,內襯上皮細胞分化良好,異型性小。小管癌生長緩慢,惡性程度低,預後良好,較少出現腋窩淋巴結轉移。
4. 黏液腺癌:腫瘤細胞能分泌大量黏液,在切片中可見黏液湖形成,癌細胞呈巢狀或單個散在分布於黏液湖中。黏液腺癌的生物學行為和預後與黏液成分的多少有關,一般來說,黏液成分越多,預後相對較好。
5. 腺樣囊性癌:由腺上皮細胞和肌上皮細胞構成,形成篩孔狀、管狀或實性結構。腺樣囊性癌生長緩慢,但具有較強的侵襲性,易侵犯神經,導致局部疼痛或感覺異常,遠處轉移以肺轉移較為常見。
乳腺癌的治療和後續管理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患者確診後應積極配合醫生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可能涉及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等。治療期間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定期進行復查,包括影像學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測等,以便及時發現異常並調整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