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早搏的病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2-14 07:48:18

早搏是指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衝動引起的心臟搏動,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病因包括

1. 功能性因素: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激動、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等,都可能導致早搏的發生。

2. 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等,這些疾病會影響心臟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從而引發早搏。

3. 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奎尼丁、普魯卡因胺等,可能會導致心律失常,包括早搏。

4. 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低血鎂等電解質紊亂情況,會影響心肌的興奮性,從而誘發早搏。

5. 其他: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感染等,也可能引起早搏等。

下面我們對每個病因進行詳細介紹:

1. 功能性因素:

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激動等情況下,人體的交感神經興奮,會導致心臟的興奮性增加,容易出現早搏。

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等不良習慣,會刺激心臟,增加早搏的發生風險。

2. 器質性心臟病:

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可能引發早搏。

心肌病是一組以心肌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如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會導致心肌結構和功能異常,引起早搏。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可導致心肌損傷,進而引發早搏。

風濕性心臟病是由於風濕熱反復發作累及心臟,造成心臟瓣膜損害,也可能導致早搏的出現。

3. 藥物因素:

洋地黃是治療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但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洋地黃中毒,引起心律失常,包括早搏。

奎尼丁、普魯卡因胺等抗心律失常藥物,如果使用劑量過大或使用方法不正確,也可能會誘發新的心律失常,如早搏。

4. 電解質紊亂:

低血鉀時,心肌細胞的興奮性增高,容易出現心律失常,包括早搏。

低血鎂也會影響心肌的興奮性,導致早搏的發生。

5. 其他:

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心臟興奮性增加,容易出現早搏。

貧血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影響心臟功能,可能引發早搏。

感染如病毒性心肌炎等,會直接損害心肌,導致早搏等心律失常的發生。

早搏的病因較為複雜,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如果發現有早搏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戒煙限酒,少喝濃茶和咖啡,以減少早搏的發生。

相關文章
早搏的病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