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是指婦女非週期性子宮出血,其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病勢緩,出血量少,淋灕不絕者為漏。引起崩漏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原因:
1. 血熱:素體陽盛,或情志抑鬱,肝郁化火;或感受熱邪,或過食辛辣助陽之品,火熱內盛,熱傷衝任,迫血妄行,非時而下,遂致崩漏等。
2. 腎虛:先天腎氣不足,或少女腎氣未盛,天癸未充,或房勞多產損傷腎氣,或久病大病窮必及腎,或七七之年腎氣漸衰,腎氣虛則封藏失司,衝任不固,不能制約經血,子宮藏洩失常,遂致崩漏等。
3. 脾虛:素體脾虛,或勞倦思慮、飲食不節損傷脾氣。脾氣虛衰,統攝無權,衝任失固,不能制約經血,故成崩漏等。
4. 血瘀:七情內傷,氣滯血瘀,或熱灼、寒凝、虛滯致瘀;或經期、產後余血未淨而合陰陽,內生瘀血,或崩漏日久,離經之血為瘀。瘀阻衝任、子宮,血不歸經而妄行,遂成崩漏等。
5. 創傷:如刮宮、引產、剖宮產等手術損傷,或性交不潔,感染邪毒,損傷胞宮,擾動血海,迫血妄行,發為崩漏等。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如果出現月經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用藥和調理,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