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進行冷凍治療的適應證包括腫瘤直徑較小、數量有限、無法耐受手術、肝門區腫瘤以及復發性肝癌等。
1. 腫瘤直徑較小:對於直徑相對較小的原發性肝癌,冷凍治療可精准作用於腫瘤組織。冷凍產生的低溫能迅速使腫瘤細胞內水分結晶,破壞細胞膜結構,導致細胞破裂死亡。同時,低溫還能使腫瘤周圍的血管收縮、血流減緩,減少腫瘤的血供,進一步抑制腫瘤生長。例如直徑在 3 - 5 釐米的單個腫瘤,冷凍治療可有效滅活腫瘤細胞,達到局部控制腫瘤的目的。
2. 數量有限:當原發性肝癌腫瘤數量較少時,冷凍治療可逐個對腫瘤進行處理。通過將冷凍探頭精准插入腫瘤內部,利用低溫效應破壞腫瘤細胞的代謝和結構。相較於手術切除,對於一些位置特殊或患者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的情況,冷凍治療能在盡量減少對正常肝臟組織損傷的前提下,有效處理有限數量的腫瘤,降低腫瘤負荷。
3. 無法耐受手術:部分原發性肝癌患者因年齡較大、基礎疾病較多等原因無法耐受手術。冷凍治療作為一種微創治療手段,對患者身體的創傷較小。通過經皮穿刺或腹腔鏡引導等方式將冷凍設備送達腫瘤部位,在局部產生低溫,使腫瘤細胞壞死。這種治療方式無需進行大規模的肝臟切除手術,減少了手術風險,為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
4. 肝門區腫瘤:肝門區結構複雜,有重要的血管、膽管等結構。原發性肝癌發生在肝門區時,手術切除難度大且風險高。冷凍治療可以在不直接損傷周圍重要結構的情況下,對腫瘤進行消融。冷凍產生的低溫區域可以精確控制在腫瘤範圍內,使腫瘤細胞因低溫而失去活性,同時最大程度保護肝門區的重要組織和器官,降低手術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5. 復發性肝癌:對於原發性肝癌復發的患者,若不適合再次手術,冷凍治療是一種可行的選擇。可以針對復發的腫瘤病灶進行局部治療。通過冷凍破壞復發腫瘤細胞,阻止其進一步生長和擴散。而且冷凍治療後,機體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免疫反應,有助於增強對腫瘤的全身性免疫監視和殺傷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
進行冷凍治療後,要注意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沾水引發感染。密切關注自身症狀,如有無腹痛、發熱等異常情況。飲食上,適當增加營養攝入,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促進身體恢復。定期前往醫院復查,包括肝臟超聲、腫瘤標誌物等檢查項目,以便及時瞭解治療效果和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