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的治療方法常見的有藥物治療、坐浴療法、手術切除、膠圈套扎、冷凍療法等。
1. 藥物治療:通過塗抹藥膏或栓劑來緩解外痔症狀。常見的藥膏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能消腫止痛、去腐生肌;栓劑如肛泰栓,可涼血止血、清熱解毒。這些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減輕炎症和疼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緩解外痔帶來的不適,適用於症狀較輕的外痔患者。
2. 坐浴療法:使用溫水或添加藥物的溫水進行坐浴。一般每天1 - 2次,每次15 - 20分鐘。普通溫水坐浴能清潔肛門周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外痔的腫脹。若在溫水中添加如高錳酸鉀等藥物,還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可緩解外痔引發的炎症,對初期外痔效果較好。
3. 手術切除:對於病情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外痔患者,手術切除是較為有效的方法。醫生會根據外痔的類型和病情,在局部麻醉下將外痔組織完整切除。術後需注意傷口護理,防止感染,雖然手術能直接去除病灶,但恢復時間相對較長,患者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
4. 膠圈套扎:這是一種非手術的治療方式,通過特製的膠圈套扎在外痔根部,阻斷其血液供應,使外痔組織缺血、壞死、脫落。該方法操作相對簡單,痛苦較小,適用於較小的外痔,但可能會有局部疼痛、出血等併發症,需密切觀察。
5. 冷凍療法:利用低溫使外痔組織壞死、脫落。通過特殊的冷凍設備,將探頭接觸外痔組織,使局部溫度急劇降低,破壞細胞結構。不過,冷凍療法可能會引起局部水腫、疼痛等不良反應,且治療後創面愈合相對較慢,臨床上使用相對較少。
外痔治療期間,要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站,防止便秘和腹瀉,因為這些情況會加重外痔症狀。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減少辛辣、油膩食物的攝入。同時,要注意肛門周圍的清潔衛生,勤換內褲,避免局部摩擦刺激。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