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脫出一坨肉可能是內痔、直腸脫垂、肛乳頭肥大、外痔、直腸息肉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內痔:多因久坐、久站、便秘等導致肛管或直腸下端靜脈叢充血或瘀血並腫大。排便時內痔可能脫出肛門外。可遵醫囑使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化痔栓、地奧司明片。日常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和腹瀉。嚴重時需手術切除。
2. 直腸脫垂:幼兒發育不全、年老體弱等致直腸黏膜、直腸全層向下移位脫出肛門。輕度脫垂可先採取保守治療,如遵醫囑用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散顆粒、黃芪精口服液,配合手法復位。平時多做提肛運動,嚴重者需手術。
3. 肛乳頭肥大:慢性炎症刺激、肛管損傷等使肛乳頭增生肥大脫出。可遵醫囑用復方黃柏液塗劑坐浴、肛泰軟膏塗抹、甲硝唑栓納肛。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肛周清潔,保守無效考慮手術切除。
4. 外痔:多由靜脈曲張、局部炎症等引起,表現為肛門腫物。可遵醫囑用雲南白藥痔瘡膏、龍珠軟膏、布洛芬膠囊。避免久坐,保持肛周清潔,若疼痛劇烈、腫脹明顯可手術。
5. 直腸息肉:遺傳、炎症刺激等因素形成息肉,較大息肉可脫出肛門。確診後一般建議手術切除,術後遵醫囑用頭孢克肟膠囊、阿莫西林膠囊、康復新液促進恢復。
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合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柔軟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