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完全身痛可能是乳酸堆積、肌肉拉傷、延遲性肌肉酸痛、運動強度過大、運動姿勢不正確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物理治療、調整運動計劃等。
1. 乳酸堆積:運動時身體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大量乳酸在肌肉中堆積就會引起全身酸痛。一般在運動後即刻或短時間內出現。可通過適當的有氧運動促進乳酸代謝,如慢走、慢跑;還可以對酸痛部位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乳酸排出;也可用熱水泡澡或熱敷,加速身體新陳代謝,緩解酸痛。
2. 肌肉拉傷:運動過程中用力過猛或姿勢不當,可能導致肌肉拉傷,引起疼痛。拉傷後應立即停止運動,進行冷敷,收縮血管,減輕腫脹和疼痛,每次冷敷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48 小時後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恢復;疼痛嚴重時,可遵醫囑外用雲南白藥膏、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消腫止痛酊。
3. 延遲性肌肉酸痛:通常在運動後 24 - 72 小時出現,是由於運動對肌肉纖維造成微小損傷,身體產生炎症反應所致。可進行伸展運動,幫助放鬆肌肉,減輕酸痛;也可進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促進身體恢復;疼痛明顯時,可遵醫囑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片。
4. 運動強度過大:突然進行高強度運動,身體無法適應,會引發全身疼痛。要逐漸降低運動強度,給身體一個適應過程;保證充足的休息,讓身體有時間恢復;同時合理補充營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5. 運動姿勢不正確:錯誤的運動姿勢會使身體受力不均,導致某些部位肌肉過度受力而疼痛。需學習並掌握正確的運動姿勢,可請教專業教練進行指導;運動前充分熱身,活動關節和肌肉;運動後進行適當的放鬆練習,減少肌肉緊張。
運動要循序漸進,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安排運動強度和時間。運動前後做好熱身和放鬆活動,運動過程中注意姿勢正確。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