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部疾病主要有臍炎、臍疝、臍肉芽腫、臍茸、臍尿管瘻等。
1. 臍炎:新生兒臍炎是由於斷臍時或出生後處理不當,臍殘端被細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輕者臍輪與臍周皮膚輕度紅腫,可伴有少量漿液膿性分泌物;重者臍部及臍周明顯紅腫發硬,膿性分泌物較多,常有臭味,可向周圍皮膚或組織擴散引起腹壁蜂窩織炎、皮下壞疽等。
2. 臍疝:臍疝是新生兒時期的常見疾病,主要是由於臍環關閉不全或薄弱,腹腔臟器由臍環處向外突出到皮下形成。表現為臍部有可復性腫物,哭鬧、咳嗽等使腹壓增高時腫物突出明顯,安靜時可縮小或消失。大多數臍疝在1歲內可自愈。
3. 臍肉芽腫:臍肉芽腫是指斷臍後臍孔創面受異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等或感染,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組織增生。表現為臍部有櫻紅色、表面光滑濕潤的息肉樣增生物,常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
4. 臍茸:臍茸是卵黃管的臍端殘留黏膜,形成的息肉樣的紅色黏膜突起。臍茸表面濕潤,有少量黏液樣分泌物,一般無疼痛等不適。
5. 臍尿管瘻:臍尿管瘻是一種先天性畸形,是由於臍尿管未完全閉合,導致膀胱與臍部之間存在異常通道。表現為臍部間歇性漏尿,尿液可從臍孔流出,局部皮膚常因尿液刺激而發紅、糜爛。
新生兒臍部護理至關重要,要保持臍部清潔乾燥,避免尿液、糞便等污染。若發現臍部有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和處理,以保障新生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