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關節痛的治療方法有休息與制動、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等。
1. 休息與制動:減少手腕關節的活動量,避免過度用力和重復性動作,讓受傷的關節得到充分休息。可以使用護腕、夾板等輔助工具進行制動,限制手腕的活動範圍,減輕關節的壓力,有助於緩解疼痛和促進損傷修復。例如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導致手腕痛,就應適當休息,避免持續操作鼠標鍵盤。
2. 物理治療:通過熱敷、冷敷、按摩、針灸、理療等方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和腫脹,緩解疼痛。在疼痛初期可進行冷敷,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數次,能收縮血管減輕腫脹;疼痛緩解後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按摩和針灸需由專業人員操作,通過刺激穴位和肌肉,達到疏通經絡、止痛的效果。
3. 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減輕炎症和疼痛。還可使用外用藥物,如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等,直接塗抹在疼痛部位,通過皮膚滲透發揮作用。對於一些嚴重疼痛或伴有明顯炎症的情況,可能需要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但需謹慎使用,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 康復訓練:在疼痛緩解後,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有助於恢復手腕關節的功能和力量。包括手腕的屈伸、旋轉、握拳等活動,可逐漸增加活動的幅度和強度。康復訓練應循序漸進,避免過度訓練導致再次損傷。例如可以通過握力器等輔助工具進行力量訓練。
5. 手術治療: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嚴重手腕關節疾病,如嚴重的腕關節骨折、腕管綜合徵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根據具體病情而定,旨在修復受損的組織、解除神經壓迫等,恢復關節的正常結構和功能。但手術存在一定風險,術後也需要一段時間的康復。
如果疼痛持續不緩解、加重或出現腫脹、麻木等其他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同時,要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不要自行增減藥物劑量或過早停止治療,以免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