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子宮內膜癌常見的檢查方法有婦科檢查、超聲檢查、診斷性刮宮、宮腔鏡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等。
1. 婦科檢查:通過婦科雙合診、三合診等方式,可初步瞭解子宮大小、質地、活動度以及有無壓痛等情況,對子宮的整體狀況進行初步評估,有時還能發現子宮有無增大、形態是否規則等異常表現。
2. 超聲檢查:這是一種常用的無創檢查方法。經陰道超聲能清晰地觀察子宮內膜的厚度、形態及回聲等情況。一般來說,絕經後女性子宮內膜厚度超過5mm,或者育齡期女性在月經週期特定階段內膜厚度異常增厚,都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癌的可能。
3. 診斷性刮宮:是診斷子宮內膜癌最常用、最有價值的方法。通過刮取子宮內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能明確是否存在癌細胞。分段刮宮還可以區分病變是位於宮頸管還是子宮體,對於確定手術範圍等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
4. 宮腔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宮腔及宮頸管內的情況,能發現較小的病變,如子宮內膜的微小息肉、局灶性病變等,並可在直視下取活檢,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5. 腫瘤標誌物檢查:某些腫瘤標誌物如CA125、CEA等,在部分子宮內膜癌患者中可能會升高,但特異性不是很強,一般作為輔助診斷指標,結合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病情。
在進行相關檢查時,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積極配合醫生的安排。檢查前需向醫生詳細告知自身的病史、症狀等信息,以便醫生能更準確地判斷病情,制定合適的診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