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旁邊破皮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摩擦損傷、肛周濕疹、肛裂、肛瘻、內痔脫出等。
1. 摩擦損傷:長時間久坐、排便時用力過度等可導致肛門周圍皮膚摩擦受損,出現破皮。建議保持肛門周圍清潔乾燥,避免久坐,排便後用溫水清洗,可塗抹紅霉素軟膏等促進愈合。
2. 肛周濕疹:局部潮濕、過敏等可引發肛周濕疹,出現皮膚紅腫、破皮等症狀。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局部清潔,可使用爐甘石洗劑等止癢,必要時使用糖皮質激素藥膏。
3. 肛裂:排便時用力過猛導致肛管皮膚全層裂開,引起疼痛和破皮。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可局部塗抹硝酸酯類藥物軟膏等促進裂口愈合。
4. 肛瘻:肛周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後形成肛瘻,局部常有膿性分泌物刺激,導致皮膚破損。需及時就醫進行手術治療。
5. 內痔脫出:內痔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脫出肛門外,若不能及時回納,可導致局部皮膚破損。可進行內痔結扎術等治療,平時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蹲。
注意事項:保持肛門周圍清潔,避免過度摩擦和刺激,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有不適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