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異常大便有稀水樣便、黏液膿血便、柏油樣便、白陶土樣便、果醬樣便等。
1. 稀水樣便:多由腸道感染、飲食不當等引起。比如病毒感染導致的秋季腹瀉,寶寶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呈稀水樣,像水一樣稀薄,可能還伴有嘔吐、發熱等症狀。如果是餵養不當,如進食過多生冷食物,也可能出現短暫的稀水樣便,一般調整飲食後可逐漸好轉。
2. 黏液膿血便:常見於細菌性痢疾等腸道感染性疾病。大便中會混有黏液和膿血,因為腸道黏膜受到細菌侵襲,發生炎症、壞死、脫落等病理改變。寶寶可能還會有腹痛、里急後重等表現,即有便意但排便不盡的感覺。
3. 柏油樣便: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腸道內經過消化液的作用,血紅蛋白中的鐵與腸道內的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鐵,使大便變黑且發亮,像柏油一樣。可能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導致的出血。
4. 白陶土樣便:主要見於膽道梗阻性疾病。由於膽汁不能正常的進入腸道,大便中缺乏膽紅素,從而呈現出灰白色,像白陶土一樣。比如先天性膽道閉鎖等疾病會出現這種大便異常。
5. 果醬樣便:多見於腸套疊等疾病。大便呈果醬樣,是因為腸管套疊後,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腸黏膜滲出、出血等,與腸內容物混合形成。寶寶常伴有陣發性哭鬧、嘔吐等症狀。
寶寶大便異常時,家長要密切觀察其精神狀態、食慾、有無脫水等情況。若異常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嚴重症狀,應及時帶寶寶就醫,以便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