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腫塊可以分為炎症性腫塊、腫瘤性腫塊、先天性腫塊等。
1.炎症性腫塊:多由頸部淋巴結炎、蜂窩織炎等炎症引起。淋巴結炎常表現為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蜂窩織炎則局部紅腫、熱痛明顯,炎症可蔓延至周圍組織。
2.腫瘤性腫塊: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如甲狀腺腺瘤,多為單發,生長緩慢,質地較軟,可隨吞咽上下移動。惡性腫瘤以甲狀腺癌較為常見,腫塊質地較硬,表面不光滑,活動度差,可伴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症狀。頸部淋巴瘤也屬於腫瘤性腫塊,可累及多個淋巴結,呈進行性增大。
3.先天性腫塊:常見的有甲狀舌管囊腫,多位於頸前正中部位,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可隨吞咽上下移動。鰓裂囊腫多位於頸側部,腫塊大小不一,內可抽出透明或渾濁的液體。
頸部腫塊的性質需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及病理活檢等綜合判斷。患者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