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朵疼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外耳道炎、耵聹栓塞、耳外傷、中耳炎、外耳道癤腫等。
1. 外耳道炎:多因外耳道皮膚損傷或局部抵抗力降低,細菌感染所致。表現為外耳道灼熱、疼痛、瘙癢,可伴有耳悶、耳鳴等症狀。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治療,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同時保持外耳道清潔乾燥。
2. 耵聹栓塞:耵聹過多或排出受阻,形成栓塞,刺激外耳道引起疼痛。患者可感耳悶、耳鳴,有時伴有聽力下降。可到醫院由醫生用專業工具取出耵聹。
3. 耳外傷:如挖耳損傷、撞擊等,可導致外耳道或鼓膜損傷,引起疼痛。要避免再次損傷,如有傷口需及時就醫處理。
4. 中耳炎: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可伴有耳痛、聽力下降、流膿等症狀。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必要時行鼓膜穿刺等手術。
5. 外耳道癤腫:外耳道毛囊或皮脂腺受細菌感染形成癤腫,疼痛劇烈,張口咀嚼時加重。可局部塗抹魚石脂軟膏等,同時服用抗生素。
注意事項:如果外耳朵疼持續不緩解或伴有發熱、聽力下降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避免自行挖耳等不良習慣,保持耳部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