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手指關節腫了可能是關節扭傷、關節挫傷、腱鞘炎、滑膜炎、關節脫位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冷敷熱敷、藥物治療、固定制動等。
1. 關節扭傷:打球時手指關節突然受到過度的扭轉或拉伸,導致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等軟組織損傷,引起腫脹。受傷後應立即冷敷,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以減輕腫脹和疼痛。48小時後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可遵醫囑外用雲南白藥膏、消腫止痛酊、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幫助緩解疼痛和腫脹。
2. 關節挫傷:打球過程中手指關節受到直接撞擊,致使局部組織受損,出現腫脹。早期同樣先冷敷,之後熱敷。疼痛明顯時,可遵醫囑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三七傷藥片,減輕疼痛並促進恢復。
3. 腱鞘炎:頻繁的手指活動,使肌腱與腱鞘過度摩擦,引發無菌性炎症,導致關節腫脹。要減少手指活動,適當休息。可遵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吲哚美辛膠囊、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局部封閉使用,減輕炎症。
4. 滑膜炎:打球時關節的反復屈伸、衝擊,刺激滑膜產生炎症,出現滲出,引起腫脹。需制動休息,避免加重損傷。可遵醫囑服用滑膜炎顆粒、活血止痛膠囊、美洛昔康片,促進炎症吸收。
5. 關節脫位:外力作用下手指關節發生脫位,除腫脹外還伴有畸形、活動受限。應盡快就醫進行復位,復位後用夾板或支具固定。可遵醫囑服用接骨七釐片、骨康膠囊、愈傷靈膠囊,促進恢復。
打球手指關節腫了後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傷關節過度用力和頻繁活動。腫脹期間減少手部負重,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若腫脹、疼痛長時間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