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腫瘤種類繁多,常見的有黏液瘤、橫紋肌瘤、纖維瘤、脂肪瘤等,罕見的有血管肉瘤、間皮瘤、畸胎瘤等。
1.黏液瘤:是最常見的心臟腫瘤,約佔原發性心臟腫瘤的50%。多位於左心房,可引起心腔阻塞、心律失常等症狀。
2.橫紋肌瘤:多見於兒童,約70%發生於左心室。通常為良性,部分可自行消退,但也可能導致心力衰竭等嚴重後果。
3.纖維瘤:較為少見,可發生於心臟各個部位。一般為單發,質地堅硬,可影響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
4.脂肪瘤:多為良性,常位於右心房。通常生長緩慢,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少數可出現心悸、氣短等表現。
5.血管肉瘤:罕見,惡性程度高,進展迅速,預後較差。可侵犯心臟各個組織,導致心臟功能嚴重受損。
6.間皮瘤:罕見,多發生於心包。可引起心包積液、心臟壓塞等症狀,嚴重時危及生命。
7.畸胎瘤:罕見,可含有多種組織成分,如毛髮、牙齒、骨骼等。多位於右心房或右心室,可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
心臟腫瘤患者需定期復查心臟超聲等相關檢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有心悸、氣短、胸痛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同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以促進病情的穩定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