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完防疫針後半夜哭鬧可能是注射部位疼痛、疫苗反應、受到驚嚇、飢餓、環境不適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安撫、調整環境等。
1. 注射部位疼痛:防疫針注射後,局部會有一定創傷,寶寶可能因疼痛而哭鬧。可通過輕柔地用溫毛巾熱敷注射部位,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也可以輕輕按摩周圍皮膚,動作要輕柔。
2. 疫苗反應:部分寶寶打完防疫針後會出現發熱、乏力等疫苗反應,身體不適導致哭鬧。若體溫不超過 38.5℃,可採取物理降溫,用濕毛巾給寶寶擦額頭、腋窩、腹股溝等部位。若超過 38.5℃,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小兒柴桂退熱顆粒。
3. 受到驚嚇:打針過程可能讓寶寶受到驚嚇,半夜容易哭鬧。家長要多抱抱寶寶,輕聲安撫,給予足夠的安全感,也可以播放輕柔的音樂幫助寶寶放鬆。
4. 飢餓:如果寶寶睡前沒吃飽,半夜可能因飢餓哭鬧。此時可適當給寶寶餵奶或吃一些易消化的輔食,如米粉糊等。
5. 環境不適: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光線過強等都可能讓寶寶不舒服。要調整室內溫度在 22 - 25℃,濕度在 50% - 60%,保持環境安靜、光線柔和。
打完防疫針後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體溫、注射部位等情況。若寶寶哭鬧持續不緩解或出現嚴重不適症狀,如高熱不退、呼吸急促等,應及時帶寶寶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