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疼可能是姿勢不良、腰部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腰椎滑脫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改善姿勢、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姿勢不良:長期彎腰、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勢,會使腰椎承受過大壓力,導致腰部肌肉緊張,引發疼痛。平時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定時起身活動,進行腰部伸展運動,如瑜伽中的貓牛式、站立位體前屈等,有助於緩解腰部肌肉緊張。
2. 腰部勞損:經常從事重體力勞動、頻繁彎腰搬重物或長期進行腰部劇烈運動,易造成腰部肌肉、筋膜等軟組織勞損。應注意休息,減少腰部活動量。疼痛部位可進行熱敷,每天 3 - 4 次,每次 15 - 20 分鐘,促進血液循環。也可外用雲南白藥膏、活血止痛膏、消痛貼膏,遵醫囑用藥,幫助減輕疼痛。
3.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退變、損傷等,導致髓核突出,壓迫周圍神經組織,引起疼痛。症狀較輕時,可通過臥床休息緩解,同時進行牽引治療,減輕椎間盤對神經的壓迫。疼痛明顯時,可遵醫囑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止痛。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能需手術治療。
4. 腰椎骨質增生:隨年齡增長,腰椎椎體發生磨損、退變,出現骨質增生,刺激周圍組織。可進行按摩、針灸等物理治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日常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疼痛嚴重時,可遵醫囑服用抗骨增生片、藤黃健骨丸、仙靈骨葆膠囊,促進骨質修復,緩解疼痛。
5. 腰椎滑脫:先天性發育不良、外傷、勞損等因素,使腰椎椎體間連接結構異常,發生滑脫。症狀較輕時,佩戴腰圍固定腰部,減少腰部活動,緩解疼痛。同時進行康復訓練,如小飛燕、五點支撐法等,增強腰部肌肉力量。若病情嚴重,需考慮手術治療。
日常要注意腰部保護,避免腰部過度勞累和受傷,選擇合適的床墊和座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強度要適中。定期進行腰部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